走过横琴大桥,横琴进口商品直销体验中心就在横琴二线通道的左侧。4月30日试业一周后,横琴进口商品直销体验中心宾客盈门,接待内地以及港澳购物者超7万人,销售额过百万。
自贸区挂牌十余天,2.0时代的横琴不仅让“海淘”更方便,突出港澳元素和港澳特色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更是接连酝酿落地。
横琴发展规划中“澳门优先”
在与港澳合作中,与澳门仅一水之隔的横琴具有天然优势,加上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一身,珠海市政府关于横琴的发展规划中,“澳门优先”自然成为了发展规划的首要原则。
“横琴将结合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化、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在全面复制上海自贸区金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在日前广州金交会采访团走访中,横琴新区财金事务局副局长池腾辉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未来将继续鼓励外商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横琴新区重点产业项目,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金融更深度融合。
“横琴新区片区相对于前海和南沙片区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优势。”池腾辉表示,积极推动银行业横琴和澳门能实现同城结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据池腾辉介绍,在2013年9月国内首张包括港元、澳门元在内的银联多币卡已经成功在横琴发行,而横琴新区本外币兑换机构也在2014年5月首获银联刷卡兑换业务许可;人民银行推行的莲花大桥穿梭巴士受理金融IC卡项目也有望年内落地实施。
此外,澳门单牌车自由进入横琴将在年底实现,为此粤澳保险机构相互提供跨境机动车保险服务。“澳门单排车车主只需在澳门或横琴任意一地,就可以购买到两地的车险产品,有效解决澳门单牌车进入横琴的保险服务问题。”池腾辉说。
池腾辉认为,横琴对房地产金融服务的重视也是优势之一:“横琴新区70%-80%的楼房被澳门人购买,在住房按揭上已实现横琴购房澳门贷款的服务。未来横琴还将突破澳人在横琴购买写字楼和商铺的限制。”
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
毫无疑问,与香港、澳门的深度融合是横琴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横琴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与港澳地区开展双向人民币融资,推动粤港澳三地机构在横琴自贸试验区共同设立重点面向葡语系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据池腾辉介绍,2014年度横琴金融业税收贡献13.7亿元人民币;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400亿元。截至2015年4月末,横琴新区金融类企业889家,注册资本1384亿元人民币。
在池腾辉看来,横琴新区在开发前几年积累了很多国家利好政策,不少政策更是现在集中挂牌的其他新区,再也很难获得的。“比如,在横琴投资可以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条例有72条,而前海自贸区是21条、南沙自贸区没有。另外横琴实施"澳人澳税,港人港税"的政策,有利于吸引港澳的资金进入横琴。”
2014年,横琴新区办理跨境人民币同业存款业务总额超470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达139亿元,同比增长5.8倍。首家澳门地区银行——澳门国际银行2014年1月24日落户横琴;首家香港地区银行——东亚银行即将进驻。
“大横琴投资公司成功在香港发行15亿元人民币债券,而且我们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华发、丽珠等 通过在港澳的母公司或关联公司向港澳金融机构申请人民币贷款,用于省内相关项目。”池腾辉说,横琴金融创新将会继续着重从港澳的需求出发,希望更多地引进港澳的资本。
跨境电子商务迎红利
依托澳门,横琴将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主打“葡语国家”牌:通过与巴西建立自贸平台,打通拉丁美洲自贸通道,主营农产品和大宗商品贸易;通过与葡萄牙建立自贸平台,打通与欧洲自贸通道;通过与安哥拉建立自贸平台,打通非洲的自贸通道,主营大宗商品。
以“横琴自贸区重要要素交易市场和服务创新”闻名的横琴稀贵商品交易中心凭借国家赋予横琴新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实验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一经设立就备受业界瞩目。
“横琴稀贵2012年"落子"横琴就是看中了自贸区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横琴稀贵金属商品交易中心副总裁周红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首批成功入驻自贸区的交易平台型企业,横琴稀贵商品交易中心已与横琴的发展“骨肉相连”了:“自贸区的核心就是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投资环境。从这个层面说,有利于横琴稀贵吸纳更多的海内外交易主体入驻横琴,这对现货电子交易的规模化和交易活跃度有重要影响。”
周红华非常关注未来自贸区的保税交割等金融创新政策。下一步横琴稀贵将把握自贸区先行先试的重要契机,利用自贸区在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特别是自贸区在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离岸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充分借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规范化、市场化、金融化、资本化、国际化发展的成熟经验,搭建国际化的商品现货跨境交易中心,努力为横琴自贸区奉献“金融要素市场样本”。随着横琴自贸区大幕拉开,新一轮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之路由此全面拉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